猎头工作的特点和优势

猎头工作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与优势。从工作性质来看,猎头是为企业提供中高端人才招聘服务的专业人士或机构,这一工作属于针对企业服务的管理咨询行业,需要提供专家式的顾问服务。
在业务模式方面,主要有PS(Proactive Specialization主动专注)、RS(Reactive Search反应式搜寻)、KA(Key Account关键大客户)等模式。PS模式要求猎头顾问专注于某一类型的人才,持续积累人才资源并甄别优秀人才进行岗位推介;RS模式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岗位招聘需求迅速制定人才寻访计划并执行;KA模式为特定客户提供寻访服务,要求顾问对企业发展及业务有深刻理解,对用人需求了如指掌以便甄别匹配度。
其优势还体现在收入上,这是一个结果(业绩)导向的行业,多劳多得。小公司里百万业绩的顾问可能有30万 + 的收入,大公司中300万业绩的顾问往往有百万 + 的收入,并且这份工作与年龄、入行时间长短的关系不像其他行业那么紧密,应届起步或中年转型者,只要做得好都能有高收入。
猎头工作能够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中高端人才与优秀企业,有助于拓宽人脉资源。例如在互联网行业做猎头,就有机会与阿里、字节、腾讯等一线互联网公司合作,了解其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内部信息。而且,在工作过程中,猎头自身会不断学习各领域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像农学专业的猎头从事医药行业的人才猎取时,通过学习可以对医药研发领域知识对答如流,还能了解各个医药公司的内部结构。
猎头工作的困难与挑战
猎头工作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与挑战。
从业绩方面看,刚入行的3 - 6个月,很多顾问会面临完成第一单业绩的瓶颈。新人对猎头知识和流程虽有快速学习,但开单并不容易,不仅需要自身能力,还需要平台支持和运气等因素。如果入行几个月未开单,顾问心态易发生变化,从踌躇满志变得急躁、沮丧甚至自我否定,而做高端岗位开单所需时间往往更长。
入行5年左右,会遭遇核心技能提升的瓶颈。此时对猎头流程和基本技能虽已较好掌握,但在个别核心技能或较难业务流程如客户开发、深入mapping、人岗匹配等方面难以有大的提升,成长放缓。
入行5 - 8年,成为百万顾问是一大挑战。在猎头行业,业绩和层次不会随年龄、资历自动升级,想要达到百万顾问级别,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如扎实业务功底、优质客户以及KA + PS模式的有效结合等条件。
入行8年左右,若要带团队会面临很多困惑。个人做单与带团队有很大不同,会遇到顾问培养、团队业绩保障、时间管理及精力分配、客户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很多Leader会因此陷入僵局。
入行10年以上,会面临打工与创业的抉择困境。在猎头行业积累多年后,有了经验、技能和资源,但创业面临风险、困难和不确定性,继续打工又心有不甘,难以做出抉择。
另外,猎头公司也面临着一些痛点。例如招人难,能挑选的人不多,招成熟顾问难,连招新人也越发困难;猎头公司同质化严重,优秀顾问有较多选择机会;跨行业招人时,新人往往会先问是否有培训。而且,在发展人方面也举步维艰,好不容易请来的成熟顾问可能业绩不佳、团队融入度不高、不适应公司文化,1年内淘汰率很高;部分顾问技能跟不上,无法胜任对接客户、BD客户、Offer谈判等工作;员工数据不输入、业绩不稳定等情况也较为常见。
成功猎头的经验分享
成功的猎头往往有其独特的经验。要深谙并热爱某个领域。例如一位十年资深猎头,最初3个月没有客户、未成交订单且方向不明确,但最终将兴趣锁定在汽车行业,从汽车零部件小客户做起,逐步打开市场,到2008年已有很多知名的OEM客户,签项目客户预付费一次可达20万。如果频繁转换方向,缺乏积累和定位是难以成功的,精专是猎头顾问的关键。
勤奋和不断学习也是重要因素。猎头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变化快,只有持续学习才能跟上节奏。像了解行业知识、掌握人才市场动态、提升沟通谈判等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自我管理能力很重要。“努力工作等于聪明工作”,自我管理是领导力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想要成为老板或管理者的猎头来说,管理好自己才能促进公司发展。
另外,不同类型的猎头公司有不同的生存法则。在外企猎头公司,KPI要好,结果导向,加班时间长,重视销售冠军;在内资企业,忠诚度要好,有努力的态度,过程导向,重视团队合作。同时,选择加入公司时价值观很重要,这要看老板的格局,是着眼于长远利益还是短期利益。
不同行业猎头工作的差异
不同行业的猎头工作存在诸多差异。
从人才需求特点来看,比如互联网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对创新型人才需求大,像算法工程师、软件架构师等岗位需要不断猎取新兴技术人才。而金融行业则对具有丰富金融知识、风险管理经验和良好人脉资源的人才更为青睐,如投资银行家、高级风控经理等职位。制造业可能更注重工程技术、生产管理方面的人才,如高级工程师、生产运营总监等。
在行业知识要求方面,互联网猎头需要了解各种编程语言、软件开发流程、互联网产品运营模式等;金融猎头要掌握金融市场、投资工具、金融监管政策等知识;制造业猎头则要熟悉生产工艺、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等内容。
招聘渠道也有所不同。互联网行业的人才活跃在各类技术论坛、开源社区、社交媒体如领英(LinkedIn)等,猎头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挖掘人才。金融行业可能更多依赖行业协会、金融论坛、专业社交圈子等途径。制造业的人才可能在行业展会、专业技术研讨会等场所更容易被找到。
客户沟通方面,与互联网企业沟通时,可能更注重创新能力、团队协作氛围等因素的传达;和金融企业交流时,对风险控制、合规性等方面的沟通会更多;在制造业中,生产效率、成本控制等是客户较为关注的点。
猎头工作的职业发展前景
猎头工作的职业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从行业发展历程来看,猎头行业在中国始于1992年,经历了初期探索(1992 - 1996年)、发展(1996 - 2003年)、扩张(2004年后)、急速扩张(2010年)等阶段。目前全国有上万家猎头公司,猎头市场超1000亿以上(不含派遣),虽然专家称3 - 5年后可能开始洗牌,但目前仍处于发展期,离成熟期至少还有5年左右的时间。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企业对专业高级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这为猎头行业提供了发展契机。如今我国人口红利逐渐被人才红利所代替,人才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对中高端人才的获取需求会不断增加,这将进一步推动猎头行业的发展。
从就业市场来看,猎头顾问的职业发展路径多样。一方面可以在猎头公司内部晋升,从初级顾问发展为高级顾问、团队Leader,甚至是公司合伙人;另一方面,猎头工作积累的经验、人脉等资源也为进入甲方企业做HR等相关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在猎头行业工作3年后去甲方做HR往往是人资经理起步,5年后可达到人资总监级别。
而且,猎头工作锻炼人的综合能力,如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意志力和坚韧性等。这些能力有助于猎头在职业发展中不断拓展自己的道路,无论是继续在猎头行业深耕,还是转向其他相关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