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行业的现状

猎头行业在国内已有30年发展历史,其行业容量与需求不断扩大,尤其近十年成长速度明显加快,猎企和从业者数量迅速增加,还诞生了很多优秀猎企。目前中国猎头业号称有千亿规模(实际可能在500 - 600亿水平),从业人数超50万人(全职约25万左右)。 从猎企成立时长看,成立3 - 8年的猎企数量最多,占比超5成(其中3 - 5年的占26.23%;5 - 8年的占27.55%),3年以下占18.22%,8 - 10年占10.91%,10 - 20年占16.18%,超20年的仅约1%,这与2014 - 2018年国内创业潮推动猎头行业发展有关,2019年后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猎头行业创业趋于理性。 在地理分布上,猎头企业主要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一线城市聚集了50.71%的猎企;新一线城市占比达31.09%;而三线及以下城市因经济体量小、优势企业少,猎企数量较少,仅占5.63%。具体城市中,上海、北京猎企集聚效应明显,分别占据19.71%、15.58%的猎企;深圳、广州也是猎企布局重点;成都、杭州、苏州、武汉是猎头市场比较活跃的非一线城市,分别占据4.08%、3.58%、3.25%、2.58%的猎企。
猎头行业的发展趋势
客户和资源集中化趋势明显,从平台数据发现20%的大客户产生80%的业绩。这些大客户规模大、业务成熟、抗风险能力强,服务他们的猎头顾问会深耕其行业和职能,积累更多资源,形成良性循环,且小猎企可通过平台赋能与大客户合作。 数字化和信息化是重要发展方向,80%的猎企计划加大数据库投入,大型猎企和平台会加大人工智能、AI投入,如通过AI简历解析、AI人岗匹配提高招聘效率,不过中小猎企财力有限,可借助成熟的招聘管理系统平台,如猎萌平台,来提升效率。 平台合作常规化,如今80%的猎企知道猎萌平台,60%的猎企或猎头与平台有过合作,10%达成深度合作。猎头之间通过平台合作,如利用平台的KAM模式,可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解决客户资源不匹配等问题。
猎头行业的前景分析
从需求端来看,我国人口红利逐渐被人才红利取代,人才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为猎头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尽管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只要企业存在竞争,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就不会消失,猎头行业就有生存的土壤。 从行业自身发展来看,经过多年发展,猎头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且仍在扩张。虽然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也促使猎头企业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例如,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猎头企业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精准度,拓展业务范围和服务深度。 然而,行业竞争也在加剧。猎企数量的增加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服务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功的猎头公司案例
职帮猎头公司:在为某知名上市公司招聘营销总监时,猎头顾问与客户沟通后,决定从地区行业前三的同行企业中寻找候选人。通过人才库和行业渠道迅速找到4 - 6位匹配候选人,推荐两位,重点推荐一位市场销售经理候选人。经企业面试、猎头深入了解候选人薪酬等关键问题,最终候选人成功入职。此案例体现了猎头顾问专业、快速、精准的服务标准。
金融阶猎头公司:为温州某项目招聘财务总监时,当地候选人少,于是在全国范围寻找,最终找到福建一位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且从事财务工作7年左右的候选人。猎头将候选人优点量化编写成推荐报告发送给企业,经多轮面试候选人获得offer。该案例表明猎头顾问需随机应变,解决困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华尔街猎头公司:合作企业众多,如中信信托、九鼎等。成功案例涵盖金融产品总经理、银行行长等职位。该公司专注金融领域,其优势包括金融人才资源充裕(尤其是海外人才)、简历质量高、对客户人才需求理解充分、猎头顾问责任心强、服务热情等,得到众多企业和候选人好评。
猎头行业面临的挑战
人才招聘与留存困难:
- 招聘方面,以前招成熟顾问难,现在连招新人都困难。能挑选的人不多,看得上的不肯来,肯来的又差一点。而且猎头公司同质化严重,优秀顾问有多个选择机会。跨行业招人时,新人更关注入职后的培训问题。
- 留存方面,好不容易招来行业对口的成熟顾问,却可能面临业绩不佳、团队融入度不高、不适应公司文化等问题,导致1年内淘汰率很高。并且员工成长需要推动,老板与员工之间易产生矛盾,顾问流动性较大,比如优秀顾问转做in - house或跳槽到其他平台等。
顾问能力提升挑战:
- 随着竞争加剧和客户要求提升,猎头顾问需要更专业化,朝着更专注(符合FILL原则Function/Industry/Level/Location)、更BD导向和更多按招聘结果付费的方向发展,但目前部分顾问技能跟不上,在对接客户、BD客户、Offer谈判等方面无法胜任或独立完成,还存在与老板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如认为公司没培训导致无法工作等。
- 猎头顾问年轻化趋势下,90后顾问开始崭露头角,成长为成熟顾问的时间从过去的3 - 5年甚至更长缩短到现在的1 - 2年,这对公司的管理和培训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快速提升年轻顾问的能力成为挑战。
市场环境带来的挑战:
- 市场转型,企业需求的变化要求猎头行业必须适应,例如在企业国内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的创收点发生转移,这影响到猎头业务的开展。如果猎头行业不能及时洞察并适应这种变化,业务量可能受到影响。
- 竞争激烈,猎企数量不断增加,市场份额的争夺日益激烈。要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猎头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服务质量、品牌知名度等。
不同地区猎头行业的比较
一线城市:是猎头行业发展的重点区域,聚集了超半数的猎企,如北京、上海分别占据19.71%、15.58%的猎企,深圳、广州也是猎企布局的重点。这些城市经济发达,企业众多且规模较大,人才需求旺盛,无论是高端人才的供应还是对猎头服务的需求都处于较高水平。同时,一线城市在人才吸引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库,这为猎头业务提供了充足的候选人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不过,由于竞争激烈,猎头公司在此面临着较高的运营成本和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吸引客户和人才。
新一线城市:产业结构、就业生态、营商环境不断完善,猎企占比达31.09%。像成都、杭州、苏州、武汉等城市是猎头市场比较活跃的非一线城市,分别占据4.08%、3.58%、3.25%、2.58%的猎企。新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新兴产业崛起,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猎头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一线城市相比,新一线城市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小,这有利于猎头公司的发展和扩张。同时,这些城市也在积极吸引人才,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才竞争力,为猎头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线及以下城市:由于经济体量小、优势企业不够多,难以提供充足的猎头服务需求,猎企数量较少,仅占5.63%。这些城市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相对有限,且高端人才的储备也相对不足,限制了猎头行业的发展。不过,随着一些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这为猎头行业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潜力。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