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和HR虽然都在人才招聘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两者存在诸多区别。
一、定义和职能范围
猎头,意为物色人才的人,是帮助优秀的企业找到需要的人才,也被称为高级人才寻访。他们的主要职能聚焦于招聘中的高级人才招聘,流程上侧重招聘前半段的寻访过程。虽然现在猎头为了做得更好,也涉猎了行业信息分析、行业人才地图、面试辅导,并且在offer谈判过程和人选入职之后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整体还是围绕高级人才招聘这一核心业务。 HR即人力资源,是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含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和劳动关系等。多用于公司的人事部门,其职能范围更广,是对整个公司的人员招聘、培训、职员的考核、职员的薪酬、职员调动等人事相关工作负责。在招聘方面,HR要做的不仅仅是招聘,还包括校招、中低端岗位全流程,以及跟业务部门的对接等工作。
二、工作内容
(一)猎头
猎头的工作内容包括筛选和BD(业务拓展)客户、谈判和签约合同,对接HR沟通需求、分析职位、寻访策略、多渠道寻源简历,跟人选沟通意向、初步面试筛选、整理推荐报告、跟进推荐反馈,协调约面、反馈不合适人选、辅导跟进面试、薪酬材料收集、offer谈判和回签辅导、原公司离职辅导、新公司入职跟进、试用期表现跟踪、开票回款和复盘总结等。为做好以上工作,还要做好行业信息分析、外出见人选、拜访客户;大顾问要做培训,新顾问要听培训;日常周会、月度会、季度会和年会,定期各种报表跟老板汇报工作和表功;每个期末的会议是业绩好的顾问的开心时刻,会被表彰和发奖金。
(二)HR
以招聘HR为例,前一年的10月份开始被卷入业务的会议,开始总结这一年和规划下一年。业务规划定了之后,开始人力规划,组织盘点和HC(人员编制)盘点以适应新的业务,进行人才盘点,确定哪些人员晋升、哪些淘汰、哪些外聘、哪些内部调整,同时做人力成本预算 - 招聘预算。年底盘点这一年的满编率和项目推进情况,以及各位领导对这一年工作的满意程度。同时根据HC和招聘预算盘点供应商为新年做准备,如猎头、RPO(招聘流程外包)、网站、内推奖励、校招和雇主品牌供应商等。元旦前后新的规划论证通过大老板审批,就开始工作。三四月份是招聘旺季,从业务规划通过开始,HR会被卷入各种业务会议,基本每次会议之后都会拿到一波新的着急的招聘需求,春节前后拿完奖金,开始有员工体力值,有了新的招聘缺口;拉通不同的供应商沟通和交付需求,有的时候预算不够,HR要自己上手去各个渠道搜简历。对不同渠道收到的简历做适配性筛选和意向度筛选,反馈渠道不合适的人,业务面试协调人选和部门时间,以及主导HR轮面试,推进业务对面试结果决策,合适的人选的薪酬资料收集和offer方案审批,以及跟人选沟通谈判和约定入职时间,发放offer,协调入职。六月份的时候社招会缓一下,老板们要开半年会,根据宏观分析和项目进度对上半年的工作做总结;做的不好的项目会被停HC,能整改的半年会要好好表现争取起死回生;做的好的项目下半年会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前面做的不好的项目被没收的HC和预算会可能会投放到这里。半年会开完,招聘HR会进入下半年的招聘旺季金九银十。校招工作方面,三四月份当年春招和下一届的暑期实习,7 - 8月份的下一届的提前批,9 - 11月份下一届的秋招。校招HR主要负责宏观的HC管控、校企联系、简历开源、offer定档谈、协调入职,具体部门的招聘HR需要业务部门出专门的校招面试官、及时筛选简历和面试、提供面试反馈和定档建议、参与校招的HR轮面试,以及跟进审批。疫情之前的校招,有的还需要现场宣讲和组织群面等。这一年的校招差不多结束的时候,就又到十月份了,要论证下一年的规划,招聘团队要输出一些Mapping或者行业分析给大老板做参考,只会做招聘交付,显得技术含量不够高。然后还有一些日常会议,周会/月会/季度会/半年会/年会,偶尔还会参与到裁员。
三、工作对象
(一)猎头
猎头外部主要对接人选和企业HR,人选层级以中高端岗位为主;大部分企业不希望猎头直接对接业务部门,以避免影响决策和降低HR的话语权。内部主要对接负责对接客户的同事(window),团队同事之间竞争和合作兼具,定期跟直线汇报工作过程和结果数据。
(二)HR
HR外部工作对象主要对接猎头和人选,并通过猎头了解和影响人选。内部对接业务部门,包括初试官、复试官和终面老板。从岗位层级上,除了猎头岗位,还有校招岗位、基础岗位,以及自主招聘的中高端岗位。从流程阶段讲,不同流程还会对接不同的兄弟部门,比如offer方案的会跟薪酬HR沟通,跟部门老大对接审批;入职之前还会对接背调公司;入职阶段还会跟人力共享和员工关系对接,确保入职材料的合规和流程顺利推进。
四、在公司的地位
(一)猎头
猎头在公司是前台业务部门,压力大且支持多,是公司的核心部门。猎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门生意,为了做好业务赚更多钱,只要能兑现业绩就可以跟公司提要求,但是做的不好的业务团队也会被中后台批评。例如业绩好的团队,报销的额度和速度、团建的预算、招聘的优先级都可以走绿色通道;比如会拿客户的合同条款,挤压财务和法务的既定规则,完不成业绩也会甩锅给HR招聘不及时。
(二)HR
HR在公司是后台支持部门,不直接产生业绩,业绩压力主要在业务团队,定位相对靠后。HR是一份偏中后台职能的工作,不是一门生意。如果HR的工作不能赋能业务发展,让业务感受到价值,业务做的好是业务自己的功劳,业务做不好,HR做的再专业也没有价值,甚至还可能被业务甩锅。所以,现在HR也想通过专业性和深度参与业务来提升自身的核心度,比如要求HR驱动业务,做战略HR,深入了解业务和理解老板意志,通过组织设计提升组织效率,通过人才发展和培训让员工发展,通过绩效机制和薪酬制度协助部门管理团队,更有效率地招聘更好的人,最终目的都是通过HR的专业性来提升业务的业绩输出,让两者有相关性,赋能业务发展。专业的HR大部分存在于企业,而且HR本身还要有较高的情商能在不同部门和老板之间左右逢源,落地HR制度,并让大家认可;小公司的HR,基本只是老板的传声筒,在公司的地位不是自己争取的,是老板的喜好决定的。
五、招聘话语权和影响力
(一)猎头
猎头多数时候只是被动通知结果,主动影响力比较弱。一方面猎头只参与招聘的部分环节,如简历推荐、面试协调等,最终的录用决策主要还是由企业HR和业务部门做出;另一方面,猎头作为外部第三方,对企业内部的情况了解有限,在一些决策过程中的话语权相对较小。
(二)HR
HR在招聘流程中有更多的话语权,因为他们更了解企业内部的情况,包括业务需求、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等。他们可以主导招聘流程的多个环节,如确定招聘标准、筛选简历、面试安排、决策录用等。同时,HR还可以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需求,对招聘工作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调整。
猎头和HR的联系
一、目标的一致性
猎头和HR在招聘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他们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无论是高级人才还是普通岗位的人才,猎头和HR都在人才供应链上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猎头专注于高级人才的挖掘,为企业的关键岗位提供合适的人选;HR则负责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各个层级的员工,他们共同努力确保企业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来支持业务的开展。
二、信息共享
在招聘过程中,猎头和HR之间存在着信息共享的关系。猎头通常拥有丰富的外部人才资源和市场信息,他们可以将这些信息分享给HR,帮助HR了解行业内的人才动态、竞争对手的人才布局等。例如,猎头可能知道某个行业内顶尖人才的最新动向,或者某些新兴技术领域的人才储备情况,这些信息对于HR制定招聘策略和人才规划非常有价值。 反过来,HR可以向猎头提供企业内部的详细信息,如企业的文化、组织架构、业务发展方向等。这有助于猎头更好地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更精准地寻找和推荐候选人。比如,HR可以告诉猎头企业正在拓展新的业务领域,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和跨领域经验的人才,猎头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去筛选合适的人选。
三、合作互补
猎头和HR还具有合作互补的关系。对于企业的中高端职位招聘,HR可能由于自身职能的多元化,在人才甄选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猎头本身的职能就是专注于高级人才的招聘工作,所以比起单向招聘需求的普通HR来说,猎头的目标感更强,结果导向更明确。猎头可以凭借其专业的寻访能力、广泛的人脉资源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企业找到那些难以寻觅的高级人才。HR则可以在后续的招聘流程中发挥作用,如组织面试、进行背景调查、办理入职手续等。 在一些情况下,企业内部的HR资源有限,或者招聘需求紧急且量大时,也会借助猎头的力量来完成招聘任务。例如,当企业开拓新业务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时,HR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所有的招聘需求,这时猎头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和渠道快速地为企业提供候选人。同时,猎头在工作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到企业HR的管理经验和流程,而HR也可以从猎头那里借鉴一些市场上先进的招聘理念和方法,双方互相学习、共同提升。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