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券公司面试常见问题

(一)基本情况与求职动机类问题
- 自我介绍
- 这是几乎每个面试都会有的开场问题。在证券公司面试中,自我介绍需要突出自己的优势。例如,可以强调与证券行业相关的时间优势,如提前了解证券行业多年;含金量高的经历,像参与过金融相关的项目、竞赛等;突出的技能,如熟练掌握金融分析软件、具备扎实的财务分析能力等。同时,也要提及自己的教育背景、专业与证券行业的相关性等信息。在中信证券的面试中,很多求职者在自我介绍后就会被深入提问,可见一个好的自我介绍的重要性。
- 为什么选择证券行业
- 这个问题考察求职者对证券行业的认知和自身的职业规划。求职者可以从证券行业的发展前景说起,比如提到证券行业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它连接着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促进资本的有效配置。还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例如对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研究兴趣,或者是对证券市场波动背后的经济逻辑的探索欲望等。也可以提及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如希望在证券行业中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成为专业的投资顾问或分析师等。
- 为什么想要到我们公司来
- 这要求求职者对目标公司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从公司的规模、声誉、业务范围等方面入手。例如中信证券是国内知名的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在股票承销、资产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求职者可以说被公司的专业团队、丰富的业务资源或者创新的业务模式所吸引,认为在这样的公司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接触到更多优质的项目和客户等。
- 职业规划是什么样子的
- 对于证券公司来说,他们希望员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求职者可以分短期和长期来规划。短期规划可以是尽快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通过相关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如在入职初期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等相关证书。长期规划则可以是朝着高级投资经理、资深分析师或者部门主管等方向发展,例如希望在5 - 10年内能够独立带领团队开展项目,在行业研究、投资策略制定等方面发挥重要影响力等。
(二)教育背景与实习经历类问题
- 本科经历(或学习经历)
- 面试官可能会问求职者在本科期间的专业课程学习情况,尤其是与金融、证券相关的课程。例如,如果是金融专业的学生,会被问到对《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等课程的掌握程度,如是否在课程中学到了投资组合理论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案例分析中。还会询问在校期间是否参与过与证券相关的学术研究、社团活动等,像是否参加过金融投资社团组织的模拟股票交易大赛,在其中担任什么角色,有什么收获等。
- 过往的实习经历
- 对于有实习经历的求职者,面试官会详细询问实习的工作内容。例如在投行实习时,做过哪些项目的承做工作,是如何进行尽职调查的;在证券营业部实习时,是如何开展客户开发和维护工作的。还会问到实习的收获,比如在实习中是否提高了自己的财务分析能力,是否学会了使用彭博终端等专业工具。如果有过多个实习经历且方向不同,还会被问到为什么每段实习方向都不太一样,如从银行实习转向证券实习的原因等。
- 之前的实习工作强度是怎么样的?是否可以接受
- 证券公司的工作强度通常较大,尤其是在一些业务繁忙的部门,如投行业务在项目高峰期可能需要经常加班。求职者需要诚实地回答自己之前实习的工作强度,并且表达出对高强度工作的接受能力。例如可以说之前实习时在项目忙碌阶段每周工作时长可达40 - 50小时,但自己能够适应并且在压力下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也理解证券公司业务的特殊性,愿意接受可能的高强度工作安排。
(三)专业知识与技能类问题
- 对证券行业有什么了解吗
- 求职者需要对证券行业的基本概念、市场结构、主要业务类型等有清晰的认识。例如要知道证券市场由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组成;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还可以提及证券行业的监管机构,如中国证监会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作用,包括对证券公司的合规要求、对证券发行和交易的监管等。
- 如果是研究岗,会考察研究能力
- 对于研究岗位,面试官会关注求职者的分析能力。例如在固收研究岗面试中,可能会给出一个宏观经济数据变化的情况,让求职者分析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求职者需要用清晰的逻辑进行阐述,如从利率变动的角度出发,分析宏观经济数据变化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整,进而影响债券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即使没有直接的固收研究经验,其他行业研究的经验也可以用来体现研究能力,如对某一行业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方法等可以迁移到证券研究领域。
- 技能证书相关问题
- 证券行业相关的技能证书很重要,如证券从业资格证是进入行业的基本门槛。如果有更高级的证书,如注册会计师(CPA),面试官会问通过了哪几门,因为CPA中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等科目知识对证券业务中的财务分析有很大帮助。对于有CFA(特许金融分析师)备考经历或者通过部分级别的求职者,也会被问到相关的学习内容和对金融知识体系的理解等。
(四)其他类问题
- 老家在哪里,愿意在这边工作吗
-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可能涉及到公司对员工稳定性的考虑。求职者如果是外地的,需要表明自己对在当地工作的积极态度,例如可以说自己对这座城市的金融环境很向往,并且已经做好了在当地长期发展的准备,家人也很支持自己的职业选择等。同时,这也可能与公司的业务布局有关,如果公司在求职者老家有业务拓展计划,也可能是一个加分点。
- 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 家庭情况可能会影响求职者的工作态度和稳定性。例如,如果家庭中有从事金融行业的成员,可能会被认为对求职者有一定的行业熏陶。或者如果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可能会让公司觉得求职者不会因为短期的经济压力而轻易离职。当然,这也可能只是面试官为了更好地了解求职者的成长背景而提问,求职者可以简要介绍家庭成员的职业、家庭氛围等对自己的积极影响等。
- 有什么业余爱好
- 业余爱好可以反映求职者的性格特点和团队协作能力等。例如喜欢团队运动如篮球的求职者,可能被认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喜欢阅读金融类书籍的求职者,则体现出对金融知识的持续追求。求职者可以选择一些积极健康并且能够与工作或者个人品质相关联的业余爱好进行介绍。
二、证券公司面试重点考察内容
(一)专业知识与技能
- 金融知识体系
- 证券公司的业务涉及到众多的金融概念和理论。求职者需要掌握证券市场的基本原理,如股票和债券的定价机制。以股票定价为例,要了解股息贴现模型、市盈率估值法等常见的估值方法及其适用场景。对于债券,要清楚债券的收益率计算,如到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等。同时,还需要掌握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如何通过利率、货币供应量等因素影响证券价格。在风险管理方面,要知道如何评估和管理证券投资中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例如通过风险价值(VaR)模型来衡量市场风险敞口等。
- 分析能力
- 无论是在研究岗位还是其他业务岗位,分析能力都至关重要。在研究岗位上,需要对宏观经济数据、行业动态、公司财务报表等进行深入分析。例如,通过分析宏观经济数据中的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来预测证券市场的走势;对行业动态的分析包括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等因素对行业内企业竞争格局的影响;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则涉及到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分析,如通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评估公司的偿债能力。在销售岗位,也需要分析客户的需求、风险偏好等,以便提供合适的投资建议。
- 实操技能
- 一些专业工具和软件的使用技能是考察重点。例如,熟练使用金融分析软件如Wind资讯终端,能够熟练运用其数据查询、分析功能,如查询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行业数据等,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对于从事量化投资相关岗位的求职者,还需要掌握编程语言如Python,能够运用Python进行数据获取、清洗、建模等操作,如编写简单的量化投资策略程序来筛选股票等。
(二)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 沟通能力
- 在证券公司,员工需要与客户、同事、上级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客户沟通时,要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金融产品和投资策略,例如向普通投资者解释基金定投的原理和优势。在与同事协作时,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在项目团队讨论中准确阐述自己对项目方案的建议。在与上级沟通时,要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例如在投行业务中,项目执行人员要定期向上级汇报项目的尽职调查进展、遇到的法律合规问题等。良好的沟通能力还体现在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调整沟通方式。
- 团队合作精神
- 证券公司的很多项目需要团队协作完成。例如在大型的IPO项目中,需要承销团队、审计团队、律师团队等多方面的人员共同合作。求职者需要表现出愿意与他人合作、分享信息、分担工作压力的态度。在团队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如在一个行业研究团队中,如果求职者擅长数据收集和整理,就要积极承担这部分工作,同时也要能够与擅长分析和撰写报告的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研究任务。可以通过讲述自己在以往团队项目中的经历,如在大学社团活动或者实习项目中的团队合作经验,来体现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对公司文化的认同与适应性
- 公司文化认同
- 不同的证券公司有不同的公司文化。例如有的公司强调创新,鼓励员工提出新的业务模式和投资策略;有的公司注重稳健经营,对风险控制要求非常严格。求职者需要了解目标公司的文化特点,并表达出自己的认同。可以通过研究公司的历史、业务发展模式、公司高层的管理理念等方面来了解公司文化。例如,如果一家公司以服务中小投资者为特色,求职者可以表达自己对普惠金融理念的认同,并且愿意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服务。
- 适应性
- 证券公司的工作环境和业务节奏有其特殊性。例如在证券营业部,工作时间可能与股市交易时间相关,需要适应早出晚归的工作作息;在投行业务部门,项目周期不稳定,可能会有长时间的出差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求职者需要展示出自己能够适应这种工作环境和节奏的能力,可以通过讲述自己在过去面对类似工作压力或环境变化时的应对经验,如在实习期间如何适应繁忙的工作安排,或者在学生时代如何应对学习和社团活动的双重压力等。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