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力资源 > 在线面试

面试结构化是什么意思

面试结构化的定义

面试

结构化面试又称标准化面试,它通过设计面试所涉及的内容、试题评分标准、评分方法、分数等并加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对面试者进行系统的面试。考官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一套试题(一般3 - 5道题)以问答方式同应试者当面交谈,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做出相应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评估应聘者工作能力的高低及是否能适应该岗位工作。

面试结构化的特点

标准化

结构化面试的问题设计、程序实施、评估标准都是标准化进行的。例如,考题编制按照政府文件规定进行命题和组卷,对拟任同一类职位的应试者使用相同的一组题目,并且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和评分量表。这种标准化保证了公平性和公正性,所有应试者都在相同的标准下接受评估。

全面性

它能够通过预设问题的排列组合,全面评估面试者的综合素质。这包括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个人素质等多方面。因为在设计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维度出发,涵盖各种可能影响岗位胜任能力的因素,从而对应试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逻辑性

问题之间的排列组合有逻辑顺序。比如可以按照由简易到复杂的提问顺序,逐渐加深问题的难度,使候选人在心理上逐步适应面试环境,充分展示自己;或者按照由一般到专业内容的提问顺序进行。这种逻辑性有助于考察面试者的思维过程和应变能力。

灵活多样性

结构化面试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用性。虽然是结构化的形式,但并不局限于单一的问答模式,能适应不同岗位和场景的需求,使面试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针对性

结构化面试的问题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和招聘目的进行调整。每个岗位都有其独特的要求,通过针对这些要求设计特定的问题,可以精准地考察应聘者是否符合岗位所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客观性

在结构化面试中,由于有标准化的流程和评分标准,可以避免主观臆断和情感倾向。考官独立打分,体操计分(去掉最高、最低分,剩下分数取平均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并且是根据应试者的实际表现来评分,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科学性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面试者的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评估。例如,明确测评要素涉及知识、能力、品质、动机、气质等,针对每个测评要素都有规范、可操作的评价标准,通过对每个要素去掉众多考官评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得出算术平均分,再根据权重合成总分等科学统计方法得出最终成绩,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面试结构化的流程

报到

一般为早上集中报到,应试者需要提前10 - 3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这一环节是为了确保面试能够有序进行,让所有应试者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集合,做好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核对身份

考试工作人员会核对相关证件。这是为了确认应试者的身份信息,防止冒名顶替等情况的发生,保证面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抽签

抽签确定分组和进场顺序。有的地区是先抽分组签,再抽顺序签;有的地区是一次抽取确定分组和顺序,如:三(1),表示第三组第1个进场。个别地区采取事先将考生分组和安排好顺序并安排好考场号的做法,但目前多数地区不再采用,因为这种做法无法保证公平,容易产生考官和考生事先接触的情况。

候考

考生抽签完毕后进入候考区等待考试。在候考期间,考试未结束不许随便离开,有考场工作人员监督,上卫生间需要工作人员陪同。如果排在下午考试,午饭也由工作人员送到候考室,目的是防止已经考试完毕的考生将情况透露给未考试的考生,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进入考场

按照顺序,轮到某考生入场时,引导员将到候考室宣布:“请×××号考生入场”,考生随同引导员到达考场门口。一般考场门是敞开的,考生可以直接进入,如门是关着的,考生需要敲门并获得考场内考官允许后方可以进入。一般引导员不许直接叫考生名字,否则算严重违反考试纪律(中央部委面试属于例外)。考生进入面试室后,直接走到考生席,站定后向各位考官问好,得到“请坐”的指令后,考生可以落座。考生落座后,考生一般需要报自己的考试顺序号。等考官宣布指导语后,考试开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考生不能自报姓名,有些面试书上所介绍的考生自我介绍是与当前考试严重不符的,如发生在考场内自报姓名的,考生会被当场取消面试资格。每次面试1人(结构化小组例外),面试程序为:由主考官宣读面试指导语;然后由主考官按事先的分工依据面试题本请考生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根据考生的回答情况,其他考官可以进行适度的提问;各位考官独立在评分表上按不同的要素给考生打分。有单位结构化面试采取发放题本形式,考生在主考官宣读面试指导语并下达开始答题指令后,即可自行将倒扣在考生席桌子上的题本翻开。也有的是先看一段材料,然后听题目,有文字材料或视频材料。考试时间一般是8 - 25分钟,题目一般为2 - 5道。

退场

考生回答完所有题目后,主考官一般要问考生是否还有其它补充,多数时间已到,考生此时一般回答无补充。主考官宣布请考生退场,到候分室等候分数。记分员核算分数后,考生得到最终成绩。

面试结构化的应用场景

结构化面试通常适用于招聘高级或专业岗位,这些岗位需要应聘者具备特定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例如,在招聘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项目经理等岗位时,通常会采用这种面试方法。因为这些工作岗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相关经验,而结构化面试能够确保招聘到最合适的人选。在选择面试方法时,企业应根据岗位的性质和需求来确定最适合的面试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确保招聘到最合适的候选人,同时提高招聘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等大规模、组织性和规范性较强的招聘场景中也广泛应用结构化面试,以保证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

面试结构化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公平公正

结构化面试的公平性很强,因为它是通过固定的形式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不同于企业单位的一些非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减少了可操作性和徇私的可能性。所有考生依次入场答题,考试过程只能在同样的题目下发挥,考官不能进行追问(结构化小组例外),全程没有互动(除了考官按规定的提问)。并且考官严格按照测评要素进行打分,从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事先按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保证了每个应试者都在相同的标准下接受评估,从而体现公平公正。

科学有效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面试者的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评估。例如,明确测评要素涉及知识、能力、品质、动机、气质等多方面,针对每个测评要素都有规范、可操作的评价标准。通过对每个要素去掉众多考官评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得出算术平均分,再根据权重合成总分等科学统计方法得出最终成绩。这种科学的评估方式使得测试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能够可靠、有效地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聘到真正能够满足工作要求的应聘者。

全面考察

能够全面评估面试者的综合素质。从问题设计上,涵盖了多个方面的考察内容,可以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应试者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个人素质等进行考察,避免了单一维度的片面评价,有助于选拔出更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

可操作性强

结构化面试具有标准化的流程和明确的要求,无论是对于考官还是应试者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考官知道如何按照标准进行提问、评分等操作;应试者也能够明确面试的流程和要求,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例如了解可能的题型、答题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不足

灵活性受限

由于其标准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灵活性相对受限。一旦试题和流程确定,在面试过程中较难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如果应试者在回答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或者有新的观点想要深入探讨,可能无法像非结构化面试那样灵活地进行交流和追问,这可能会影响对应试者某些方面能力的深入挖掘。

缺乏个性化

可能无法充分展示应试者的个性化特点。因为所有应试者都面对相同的问题和流程,一些独特的个人能力、经历或者创新思维可能难以在这种标准化的框架下完全展现出来。对于那些具有特殊才能或者独特思维方式的应试者来说,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他们脱颖而出。

依赖前期设计

结构化面试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前期的设计,包括试题的质量、测评要素的确定、评分标准的合理性等。如果前期设计存在缺陷,例如试题未能准确涵盖岗位所需的能力要求,或者评分标准不够科学合理,那么整个面试的效度和信度都会受到影响,无法准确评估应试者的真实水平和岗位适配度。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