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销是一种经济行为,指个人因处理公司事务、受公司指派出差执行公务等原因而发生费用,由经办人或申请人按照公司规定,凭业务所发生的原始单据向公司申请费用补偿,以领取现金或银行存款的活动。例如,员工因出差产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在符合公司规定的情况下,向公司提交相关票据进行费用的报销。
报销的流程
报销通常包括以下流程:
- 申报报销:发生报销事项后,相关人员需及时提出申请,注明报销事由、金额等详细信息,作为审批和后续处理的依据。
- 报销审批:申请提交后,由审批组织对报销内容进行审核,确认其是否合规、金额是否合理。
- 审核结算:对报销单上的发票进行审核、结算并登记记账,将其计入相应的费用项目。
- 报销决算:根据审批结果和财务登记台账,统计本期报销金额,计算出本期报销决算和科目余额。
在整个流程中,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以确保报销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为了减少漏洞和风险,应尽量将报销流程规范化。
报销的范围
报销的范围因不同的情况而有所差异。以医疗报销为例:
- 农村医疗保险:包括门诊补偿,如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一定比例,每次就诊处方药费有限额;住院补偿,如药费、手术费等在一定范围内按比例报销;大病补偿,根据累计应报医疗费进行分段补偿。
- 职工医疗保险:涵盖门诊、急诊的医疗费用,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费用,急诊抢救留观并收入住院治疗的相关费用,以及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的门诊医疗费用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医疗费用都能报销,比如自行就医未在指定医院、自购药品、不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等通常不在报销范围内。
报销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费用报销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 差旅费报销:单位工作人员因公出差借支差旅费,应按规定填写借款单并经审批后领取现金。出差回来后,持原始凭证分类粘贴在报销单据背后,经审核后报销。
- 其他费用报销:内部人员进行零星物品采购或支付医药费等,持原始凭证经审核批准后报销。
- 取得合法有效的报销单据:报销发票单位名称需写全称,原则上跨年度发票一般不允许报销,发票内容与报销单应一致等。
- 提前通知财务备款:单笔报销总额超过一定金额(如 2000 元),需提前通知财务备款。
- 遵循费用报销基本流程及审批管理:总经理负责货币资金支付审批,部门主任审核业务真实性,财务部门审核合法性、合规性等,出纳根据审批情况进行报销操作,报销人对费用真实性负责。
- 注意报销时间规定:公司财务部通常在特定时间(如每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集中进行财务报销。
- 规范报销单填写及票据粘贴:报销单据填写应整洁美观,不得随意涂改,大小写金额一致,签字齐全;票据粘贴应有序、整齐,确保审核人能清楚审阅报销金额。
报销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企业报销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 报销单填写不规范:部分员工填写报销单时存在不规范、漏填或填错的情况。解决方法是加强培训,规范填写流程,并提供填写指南。
- 报销单缺失票据:员工有时会忘记提交票据,导致报销单不完整。解决方法是加强宣传,提醒员工保存和提交票据。
- 报销标准不清晰:企业若没有明确的报销标准,员工可能不清楚哪些费用能报销。解决方法是建立清晰的报销标准,并与员工沟通宣传。
- 报销审核流程复杂:企业报销审核流程复杂,审核时间长,影响员工及时收到报销款。解决方法是简化流程,加快审核速度,提高报销效率。
- 报销制度执行不力:企业可能存在未按时报销或报销款数额不符预期的情况。解决方法是加强制度执行和监管,及时解决员工报销问题。
不同行业报销的特点
不同行业的报销具有不同的特点,以传统财务模式为例:
- 员工报销时间漫长:手工报销模式下,员工处理报销需多次找领导签字并到财务报账,占用大量工作时间。
- 单据签批占用领导时间:企业审批流程复杂,领导常因签批报销单据而打乱工作安排。
- 财务工作量巨大:财务部门既要审核原始单据,又要审核业务审批流程,还要编制记账凭证,输入会计信息系统。
- 资金支付滞后,对账困难:传统银行支付手段下,资金支付受审批和银行处理速度影响严重滞后,且带来大量对账工作。
- 分公司资金管理不完善:分公司对下属子公司资金管理存在问题,难以实时监控和集中管理资金流向与流量。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