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务管理 > 差旅报销

差旅费纳税调整

真实合理发生的差旅费可以税前扣除,不需要纳税调整。差旅费补助方面,目前关于差旅费的报销规定可以参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06]313 号)第三条规定,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付给员工出差补助的津贴性质应属于可列入工资薪金的津贴补贴,但在企业实际操作时,需要注意关于这部分的扣除还需要依照下列规定进行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 号)第一条关于合理工资薪金问题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差旅费

  1. 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2. 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3. 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4. 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5. 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差旅费纳税调整的计算方法

差旅费纳税调整的计算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要明确差旅费的具体构成,如交通费用、住宿费用、伙食费用等。对于员工在出差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住宿费用、伙食费用,应按照公司规定的标准和流程予以报销。 如果员工出差期间如有家人、朋友等提供住宿,没有发生酒店住宿费用,则员工可按照住宿费用的百分之五十报销,需提供出差地、出差期间的发票。不同职级员工共同出差,如共同用餐,可按高职级人员的餐费标准报销,超过部分,共同负担。 此外,还需注意相关税务规定。例如,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 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 5‰。

不同行业差旅费纳税调整的差异

一般来说,管理费用差旅费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以全额扣除,不用调增。但不同行业在具体操作中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行业中,对于差旅费的报销标准和范围可能会有更严格的规定。同时,不同行业对于业务招待费等与差旅费相关的费用的处理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

最新的差旅费纳税调整政策

最新的差旅费纳税调整政策中,自 2019 年 4 月 1 日起,纳税人取得的火车票、飞机票、汽车票等客票也可以作为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凭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购进国际旅客运输服务,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凭证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铁路车票以及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同时,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增值税税率调整前已按原税率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发生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等情形需要开具红字发票的,按照原适用税率开具红字发票;开票有误需要重新开具的,先按照原适用税率开具红字发票后,再重新开具正确的蓝字发票。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