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务管理 > 差旅报销

虚报差旅费多少算犯罪

虚报差旅费构成犯罪通常不是以具体的金额为唯一标准,而是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行为方式、造成的后果等因素。但在一般情况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于具体的立案金额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异。
差旅费

不同地区虚报差旅费犯罪的金额界定

不同地区对于虚报差旅费构成犯罪的金额界定可能存在一定差别。例如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可能将立案标准适当提高;而在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立案标准可能会相对较低。但总体来说,通常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虚报金额,就可能被认定为犯罪。

以广西南宁为例,某物流公司员工黄某虚报差旅费31笔,谋取公司账款76.77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相关法律对虚报差旅费犯罪的具体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是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上述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如何防范虚报差旅费的犯罪行为

为了防范虚报差旅费的犯罪行为,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 加强审核机制:在报销时除发票外,要求报销人提供相关凭证,比如酒店水单、餐饮点餐明细、支付方式截图、行程明细等防止虚报。
  • 控制报销标准:明确各类报销标准,对于高开发票的情况加以关注和控制。
  • 防范重复报销:通过报销录入发票或查重的方式来防范利用电子发票进行重复报销的情况。
  • 关注消费折扣:财务审核或审计时关注员工是否享受应有的折扣,避免利用开票单位的积分及返利获取利益。
  • 加强诚信教育:加强员工诚信教育,签署员工行为手册,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 优化报销方式:企业可以采取包干或节约奖励等方式,控制差旅费。或者借助第三方差旅管理服务商,建立公司统一的支付渠道(比如公司公务卡)、定点服务商等方式。

同时,在差旅费用报销控制方面,要适当考虑报销的人性化,综合平衡费用报销的合理合规与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