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务管理 > 差旅报销

差旅费津贴和出差补助区别

差旅费津贴的定义和特点

差旅费

定义:差旅费津贴是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或政策等原因调整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一种补偿形式。津贴,是指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 
特点

  • 目的在于保障职工工资水平的稳定性。
  • 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发放,如一般地区 20 元/天,特殊地区 30 元/天(深圳、珠海、汕头、海南)。
  • 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089 号)规定,差旅费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收入,不予计征个人所得税。但对按国家规定的差旅费补助标准按实际出差天数计算的差旅费津贴允许在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出差补助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出差补助指的是单位员工因公出差享有的住宿费标准、市内交通费标准、伙食补贴(或误餐补贴)、以及因出差而享有的其他补助(如远离家人,公司给予一定补贴等)。 
特点

  • 企事业单位出差补助没有明文规定,一般视企业规模大小及公司意愿而定,补助金额参差不齐。
  • 分为分项目规定和包干制两种情况。
  • 国家公务员出差补助一般有明确标准,但各地视经济条件也不尽相同。
  • 个人因任职而取得的出差补助,不管是银行划账还是现金、实物发放,都应纳入计税范畴。单位发放的出差租房补贴,应并入个人当月工资计征个税。

差旅费津贴和出差补助的政策规定对比

企业所得税

  • 差旅费津贴:企业应能证明出差业务的真实性,津贴标准可以由公司自行规定,但税务机关有权监督其标准是否合理。在财政税务部门没有对企业的差旅费津贴进行统一规定的情况下,参考国家公务员出差津贴补助标准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
  • 出差补助: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出差补助是对员工的额外现金补助,属于工资、薪金的一部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标准发放给出差人员的差旅费包干补助,未超过标准的部分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标准的部分,应并入职工当月工资计征个人所得税。具体标准先看当地标准,当地没有标准,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31 号)规定。 个人所得税
  • 差旅费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收入,不予计征个人所得税。
  • 出差补助:属于工资性质补助,需合并到员工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未超过标准的部分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标准先看当地标准,当地没有标准,按照财行[2013]531 号规定。

实际案例中差旅费津贴和出差补助的差异

在实际案例中,差旅费津贴和出差补助存在以下差异:

  • 性质不同:差旅费津贴主要是为了补偿职工在出差过程中的特殊消耗和生活费用,而出差补助更侧重于对员工因出差产生的额外支出的补偿。
  • 税务处理不同:差旅费津贴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不征个人所得税,而出差补助通常需要并入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未超过标准的部分可不征。
  • 发放形式不同:差旅费津贴可能有固定的标准,而出差补助可能根据企业的不同规定有多种形式,如按项目分别计算或实行包干制。 例如,某公司员工出差,公司规定每天给予 50 元的差旅费津贴和 100 元的出差补助。在税务处理上,50 元的差旅费津贴如果符合规定不征个人所得税,而 100 元的出差补助需要并入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

不同行业差旅费津贴和出差补助的区别

不同行业在差旅费津贴和出差补助方面可能存在以下区别:

  • 标准差异:一些行业可能由于业务特点和工作环境,其差旅费津贴和出差补助的标准相对较高,如能源、工程建设等行业。而一些服务行业可能相对较低。
  • 构成内容:某些行业的差旅费津贴可能更侧重于交通和住宿方面的补偿,而另一些行业可能在餐饮补贴上给予更多关注。
  • 管理方式:高科技行业可能更注重通过数字化手段管理和审批差旅费,而传统制造业可能更依赖纸质流程。 例如,在金融行业,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出差与客户沟通,其差旅费津贴和出差补助的标准可能较为优厚,且审批流程相对严格和规范。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