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费的会计处理方法

差旅费的会计处理需要遵循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和内部规定。一般来说,企业要明确差旅费的记账要求,将收入账户和支出账户分别记入财务管理系统。对于支出账户,应根据费用分类,分别记入企业的财务账户中,以便后期对账或问责。同时,企业要注意保管和核对差旅费相关的单据、支出账户及收付款记录。 此外,对于涉及差旅费的经济活动,企业还应进行税收筹划。比如,在有效费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析出税务抵减费用,并采取有效的税收优惠措施,以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为企业增收节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企业和行业,可能在具体的处理细节上会有所差异
差旅费做账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差旅费的账务处理流程大体如下:
- 确定差旅费的费用承担主体,承担费用的主体可以是企业本身、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或个人自行承担。
- 明确出差人员及其出差事项,确定出差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以及出差的日期、天数。
- 明确差旅费用的组成,包括交通费、食宿费、车费、招待费、通讯费、过路费等。
- 出差人员报销差旅费时,需凭原始发票及票据,提供相关的出差报销申请单,并应当提供详细的旅款结算明细清单,向企业经费主管进行申请。
- 会计人员根据总经理的审批,进行账务处理,登记记账,以记账凭证为准。
- 企业会计人员要将准确的经费及发票报销信息及费用明细,存入记账凭证室,做好相关档案管理。
- 收到差旅费的报账凭证,会计人员要进行核销,将经费信息与报销凭证、差旅费申请单核对,如费用超支,需出具报账超支说明。
- 完成核销后,录入系统,并准备结算凭据和发票,将经费按凭据结算,由出差人员到企业财务处领取。
- 进行内控审核,对出差人员的发票及报账明细审核,如出差人员未支付相应的费用,应及时督促支付和出具充足的凭证。
在差旅费做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建立企业规范的补贴标准,按职位的不同,设置不同档次出差补贴标准。
- 建立企业规范的住宿标准,按职位的不同,设置不同住宿酒店的星级标准或住宿费报销标准(需要考虑地区差异)。
- 建立企业规范的出行交通工具乘坐标准,重点在于限制乘坐头等舱、铁路软卧、高铁豪华商务座等。
- 建立企业出差的控制流程,从源头上控制差旅费,防止随意出差和假借出差之名办私事等。
- 建立企业的差旅费预支和报账流程,目的在于促进出差人员及时报账。
- 建立企业差旅费报销的处罚制度,对于在差旅费报销中有违纪违规的给予处罚的标准。
财务人员在审核差旅费报销单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 出差是否为企业相关负责人安排,是否为必须。
- 复核出差线路是否合理或在派差单安排的行程中,重点关注是否有绕行旅游或办私事的情况,必要时可以通过一定形式进行抽查(如可行)。
- 检查报销发票、车票、火车票等的真伪。如果有人要伪造出差,必然会有假发票、假火车票、假车票等。这些真伪的查询,可以借助税务网站、12306 网站等,必要时也应通过其他形式核实(如可行)。
- 复核差旅费报销的各种费用标准,重点关注限额费用是否超标的情况发生
不同类型差旅费的记账方式
差旅费由于出差的目的、业务性质、报销人员等不同,其入账方式也有所差异:
- 管理部分或后勤部门人员出差发生的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差旅费”。
- 销售或营销部门为销售产品、市场推广等发生的差旅费,计入“销售费用---差旅费”。
- 企业为客户承担的差旅费,计入“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 员工为了宣传产品发生的差旅费用或为了推广产品为消费者报销的差旅费,计入“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 企业独立董事为行使独立董事会职责而发生的差旅费,计入“管理费用---董事会费”。
- 制造型企业产品加工过程中,委派生产技术人员到受委托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质量控制而发生的差旅费,计入“制造费用---差旅费”。
- 企业邀请专家进行培训而为其报销的差旅费,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职工教育经费”。
在差旅途中产生的费用,其进项税抵扣情况如下:
- 交通费:
- 可抵扣进项税额:取得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为发票上注明的税额;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的,按照相应公式计算进项税额;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的,按照相应公式计算进项税额;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按照相应公式计算进项税额。
- 不可抵扣进项税额:普通发票(纸质)不得抵扣;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国内旅客运输服务”,限于与本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员工,以及本单位作为用工单位接收的劳务派遣员工发生的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提供国际旅客运输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政策,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上注明的购买方“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等信息,应当与实际抵扣税款的纳税人一致,不一致则不得抵扣;纳税人 2019 年 4 月 1 日及以后实际发生,并取得合法有效增值税抵扣凭证注明的或依据其计算的增值税税额,2019 年 4 月 1 日之前的不允许抵扣。
- 车辆费:自有车辆出差途中产生费用,可以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税额抵扣,如果取得的是普票则不允许抵扣。私车公用出差途中产生的加油费专用发票,可以认证抵扣,但一定要签订租车协议,并约定加油费、停车费等由公司承担。租车费用可以按照规定取得专票的,可以抵扣。
- 住宿费:出差中的住宿费,如果能取得公司抬头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允许认证抵扣的。但属于个人消费的,如公司员工或股东个人消费;非本公司员工发生的,如公司外聘专家发生的住宿费;企业免税项目或简易计税项目编制人员出差发生的住宿费不能抵扣进项税。
- 餐饮费:购进的餐饮服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所以,出差途中产生的餐费,即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允许抵扣
差旅费做账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对于差旅费的相关规定,主要参考的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31 号)。在会计准则和税法中,对于差旅费的具体内容和处理方式并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差旅费报销制度或内控制度,规范补贴标准、住宿标准、出行交通工具乘坐标准、出差控制流程、差旅费预支和报账流程以及处罚制度等,以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