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费记账凭证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原始凭证的完整性:记账凭证所依据的原始凭证必须齐全,如出差申请、机票、火车票、住宿发票等。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一条规定,对附件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 可以不附原始凭证的是结账的记账凭证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
- 一张原始凭证只对应一张记账凭证的,将原始凭证直接附在记账凭证后面。
- 一张原始凭证涉及几张记账凭证的,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用:将原始凭证附在一张主要的记账凭证后面,然后在其他记账凭证上注明附有该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的编号,便于查找;或者将原始凭证附在一张主要的记账凭证后面,然后在其他记账凭证后面附该原始凭证的复印件。
- 一张原始凭证所列支的费用需要几个单位共同负担的,该原始凭证由本单位保留,附在本单位的有关记账凭证后面,给共同负担费用的其他单位开出原始凭证分割单,供其结算使用。原始凭证分割单必须具备原始凭证所要求的基本内容,包括凭证名称、填制凭证日期、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入的姓名、经办人的签名或盖章、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单价、金额和费用分摊情况。
- 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原始凭证应真实反映经济业务,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例如,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应使用统一发票,发票上应印有税务专用章,必须加盖填制单位的公章;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要有经办单位负责人或者由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要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款证明,不能仅以支付款项的有关凭证代替;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销售货物发生退口并退还货款时,必须以退货发票、退货验收证明和对方的收款收据作为原始凭证;职工公出借款填制的借款凭证,必须附在记账凭证之后;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将批准文件作为原始凭证的附件。
- 记账凭证的准确性:记账凭证的日期、凭证号、摘要、科目、金额等内容应准确无误。
差旅费记账凭证的填写规范
填写差旅费记账凭证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 记账凭证的编号:记账凭证编号的方法有多种,如将财会部门内的全部记账凭证作为一类统一编号,编为记字第××号;分别按现金和银行存款收入、现金和银行存款付出以及转账业务三类进行编号,分别编为收字第××号、付字第××号、转字第××号;按现金收入、现金付出、银行存款收入、银行存款付出和转账五类进行编号,分别编为现收字第××号、现付字第××号、银收字第××号、银付字第××号、转字第××号。当月记账凭证的编号,可以在填写记账凭证的当日填写,也可以在月末或装订凭证时填写。记账凭证无论是统一编号还是分类编号,均应分月份按自然数字顺序连续编号。通常,一张记账凭证编一个号,不得跳号、重号。复杂的会计事项,需要填制二张或二张以上的记账凭证时,应编写分号,即在原编记账凭证号码后面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如第8号记账凭证需要填制二张记账凭证,则第一张编号为8(1/2),第二张编号为8(2/2)。
- 记账凭证的日期:填写日期一般是填财会人员填制记账凭证的当天日期,也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填写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或月末日期。如报销差旅费的记账凭证填写报销当日的日期;现金收、付款记账凭证填写办理收、付现金的日期;银行收款业务的记账凭证一般按财会部门收到银行进账单或银行回执的戳记日期填写;当实际收到的进账单日期与银行戳记日期相隔较远,或次月初收到上月的银行收、付款凭证,可按财会部门实际办理转账业务的日期填写;银行付款业务的记账凭证,一般以财会部门开出银行存款付出单据的日期或承付的日期填写;属于计提和分配费用等转账业务的记账凭证,应以当月最后的日期填写。
- 记账凭证的摘要:摘要应简洁明了地描述经济业务,对于差旅费报销,摘要可以写“支付差旅费”等。
- 记账凭证的科目:根据企业的会计制度和经济业务的性质,选择正确的会计科目。如出差回来报销的费用,借方科目通常为“管理费用——差旅费”,贷方科目根据支付方式选择“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等。
- 记账凭证的金额:金额应与原始凭证一致,且借贷方金额相等。
差旅费记账凭证的示例模板
以下是一个差旅费记账凭证的示例模板:
凭证日期 | 凭证字号 | 摘要 | 科目 | 借方金额 | 贷方金额 | 备注 |
---|---|---|---|---|---|---|
2024 年 9 月 6 日 | 记字第 001 号 | 支付员工张三的差旅费报销 | 管理费用——差旅费 | 2000 元 | 出差地点:北京,事由:业务洽谈 | |
库存现金 | 500 元 | 员工张三退回余款 500 元 |
差旅费记账凭证的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常见的错误及避免方法如下:
- 原始凭证不完整或不合法:在报销差旅费时,未附上必要的原始凭证,如住宿发票、交通票据等,或者原始凭证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为避免这种错误,财务人员应严格审核原始凭证,确保其齐全、真实、合法。
- 记账凭证科目使用错误:将差旅费误记入其他费用科目,如业务招待费等。财务人员应熟悉企业的会计制度和费用分类,正确选择会计科目。
- 金额计算错误:在填写记账凭证时,借贷方金额计算错误,导致账目不平衡。财务人员在填写金额时应仔细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 编号不规范:记账凭证编号出现跳号、重号等情况。应按照规定的编号方法,连续、有序地进行编号。
差旅费记账凭证的相关法规政策
关于差旅费记账凭证,相关的法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差旅费的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等。
- 报销原则:差旅费必须在各部门预算总额内控制开支,超预算不得开支;员工出差必须事前提出书面申请,填制出差申请单,经其直属上级批准。凡未得事先批准的,一律不予报销;员工出差途中,因工作需要临时增加出差行程到新的出差地点,经出差签批人书面/邮件确认后,其增加的行程作为另一次出差时间,与原出差时间不连续计算;出差标准:员工出差乘坐交通工具、住宿、补助基本标准见集团差旅费报销管理制度。
- 税收政策:差旅费中的部分费用可能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如住宿费等,应按照相关税收政策进行处理。
声明:本文网友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鲸选型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