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聪聪)9月8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海致科技首席科学家郑纬民在北京演示发布了由海致科技与高性能图计算院士工作站共同开发的“Atlas LLM知识图谱与大模型融合应用平台”,该平台面向广大B端(企业)用户,运用知识图谱这项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实现基于行业与场景的精准推演。该产品目前已经在能源、金融、政务等领域的场景中进行部署和应用,力图打通通用人工智能进入B端和工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日前,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全国信标委等单位发起,海致科技全程参与的《知识图谱与大模型融合实践报告》已经正式发布,上述成果以及部分应用案例也将为业界共享,推动更多市场主体和技术力量参与到通用人工智能的多技术融合之中。“当大模型从C端(消费者)走向B端,它就像从玩具走向工具,而工具的精确性至关重要。”郑纬民院士表示,“知识图谱作为更加类脑的人工智能工具,其精确的知识推导能力就可以跟大模型构成非常好的相互补充,反过来,大模型的快速学习能力,对于知识图谱的知识生成也产生了很好的促进。”据了解,海致科技创业已有十年历程,推出了全球领先的国产分布式云原生图数据库Atlas Graph,作为中国数据库代表入选Gartner《全球图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指南》,填补了国产分布式图数据库的空白。2022年10月,郑纬民院士带领设立在海致科技的“高性能图计算院士工作站”的年轻科学家,开始跟踪全球各种大模型研发动态,致力于将知识图谱与大模型在技术上进行深度结合,并将其在一些金融、能源、政务企事业单位部署试用。